返回
企业文化 用卫蓝大爱书写企业公民的社会担当

写好“农”字文章 打通农村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 2025-06-21 12:20:47

  

写好“农”字文章 打通农村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

  突出◆■■“农”的特色,精选学习内容,推动农村党员教育走深走实★■◆★■。秉承农村党员愿意坐下来听、静下心学的工作原则★★◆。紧盯理论学习,将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第一课、必修课◆■◆,融入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各环节◆★◆★■,提高党员政治理论素养。紧贴个性需求,通过开展党员座谈会、现场征询、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农村党员培训需求★◆◆,整理培训内容清单◆★,制定培训计划,针对性开展农村党员重点关注的种养殖实用技术、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等相关知识,满足农村党员对培训的“定制化★■■◆”需求,让农村党员成为“行家里手”。紧抓党性教育,充分发挥柏垫镇英烈山纪念馆★■★★、月克冲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的阵地作用,组织党员开展红色教育,引导农村党员从红色基因中寻根溯源★■■,坚定理想信仰◆■★◆★■、增强党员党性★■★■。

  近年来★■,广德市柏垫镇始终坚持贴近农村党员需求、精准施训的原则,在◆★“土”字上写文章,通过◆◆★“科学配餐★★◆★■◆”,推动农村党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突出◆★■◆“农◆■◆◆◆”的实效,聚焦学习转化◆★■◆,推动农村党员教育见行见效。积极构建农民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按照■◆■★“农民所盼、群众所需”原则,以党支部为单位精心设立社会治安维护岗、基础设施养护岗、环境卫生保护岗等岗位,根据党员分布情况■◆,结合党员的工作性质、业务能力◆■■,充分尊重党员和群众意愿,划分党员责任区并引导农村党员主动认领岗位◆◆,在基层一线亮身份、做表率。动员贴心为民服务,积极为党员搭建发挥作用平台◆◆■,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治安隐患排查、惠民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倾听群众心声◆◆★■,收集群众诉求★★,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真正让为民服务落到实处★■★◆◆■。主动参与村级管理,利用■◆★◆■“柏姓夜话◆◆■”“村民议事会◆■■★★”等,针对村民关心关注的相关政策和民生实事,鼓励党员提建议、谋对策开展头脑风暴◆★★■,切实增强党员参与村级发展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周丽)

  突出“农★■■■◆◆”的场景,创新学习形式,推动农村党员教育入脑入心。农村党员教育不仅要接地气,更要有吸引力。丰富党课形式,组织本地老党员、致富带头人◆◆★■★、村◆◆★“两委★★”班子成员★◆★、乡贤人士等人才资源组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结合党员固定活动日,将专业技术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大白话、本地话、乡土话,采取上门唠家常、话发展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探索“田间课堂”,将学习课堂从室内搬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抓住播种、管护、采收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邀请农技专家■◆“面对面★◆◆◆■★”“一对一”教学◆◆■★■★,让农村党员在◆◆“家门口”就能学到专业农技知识。组织党员前往誓节镇海棠小镇、新杭镇彭村新天地等党员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学习,通过现场参观,拓宽眼界,增长才能。依托远程教学★★■■★,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利用傍晚或农闲时间组织农村党员在远教文化广场观看红,用红色影视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弘扬光荣传统,并以视频、图文结合的方式适时推送党建工作动态和最新文件精神至党员微信群,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学习。